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细胞因子和抑郁症 | |
其他题名 | Cytokines and Depression |
潘玉芹; 林文娟![]() | |
摘要 | 在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和免疫之间存在双向交流通路,免疫系统可能在一些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认为细胞因子作为神经调质,可能在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个假说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而在动物身上应用前炎性细胞因子也能够引起与人类抑郁症行为症状非常类似的“病态行为”。研究认为外周细胞因子通过信号传导进入脑内与中枢产生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5-羟色胺系统,从而导致抑郁症。细胞因子的中枢效应可以解释很多抑郁症状,“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为探讨抑郁症状的机制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关键词 | 抑郁症 细胞因子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5-羟色胺 病态行为 |
学科领域 | 医学心理学 |
2006 | |
发表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
ISSN | 1671-3710 |
卷号 | 14期号:6页码:901-906 |
收录类别 |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
资助项目 |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KSCX2-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30370482)。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ir.psych.ac.cn/handle/311026/158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
通讯作者 | 林文娟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潘玉芹,林文娟. 细胞因子和抑郁症[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901-906. |
APA | 潘玉芹,&林文娟.(2006).细胞因子和抑郁症.心理科学进展,14(6),901-906. |
MLA | 潘玉芹,et al."细胞因子和抑郁症".心理科学进展 14.6(2006):901-90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细胞因子和抑郁症.pdf(765KB) | 开放获取 | --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潘玉芹]的文章 |
[林文娟]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潘玉芹]的文章 |
[林文娟]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潘玉芹]的文章 |
[林文娟]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