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尚黑文化背景下道德词汇的黑白隐喻表征
赵亚军1; 丁可2; 吉木哈学1; 蒋柯1
2017-07
会议名称2017年第二届曲阜视觉科学会议
会议日期2017.7.1
会议地点曲阜
摘要

目的:黑暗-光明的亮度知觉与不道德-道德的抽象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例如“白色象征着纯洁,黑色则代表罪恶”。然而,仍不清楚这种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是否受到文化的调节。彝族具有“以黑为贵”、“以黑为美”的尚黑文化,那么,彝族尚黑文化背景下道德词汇的黑白隐喻表征是否存在特殊的形式呢?
方法:本研究采用词-色Stroop范式对这一问题加以了探讨。
结果:研究发现(1)实验一选用汉族大学生被试,重复出了以往关于道德词汇的黑白隐喻表征的结果,即发现汉族被试存在“白好黑坏”的隐喻联结;(2)实验二选用彝族大学生被试,发现彝族被试对黑色词汇加工较快,并且存在“白好但黑也好”的隐喻联结。
结论:这说明,彝族被试存在黑色-道德的隐喻联结,但也受到汉族文化中“白好”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除了黑暗-光明的亮度知觉,语言、文化等因素也影响着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

关键词彝族 尚黑文化 道德词汇 黑白隐喻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ir.psych.ac.cn/handle/311026/22102
专题心理所主办、承办、协办学术会议_2017年第二届曲阜视觉科学会议_会议摘要
作者单位1.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亚军,丁可,吉木哈学,等. 彝族尚黑文化背景下道德词汇的黑白隐喻表征[C],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亚军]的文章
[丁可]的文章
[吉木哈学]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亚军]的文章
[丁可]的文章
[吉木哈学]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亚军]的文章
[丁可]的文章
[吉木哈学]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