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 OpenIR  >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精神分裂症语义加工缺损机制的ERP研究:工作记忆的可能影响
项目编号31200775
王葵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
2012-12-31
结束日期2015-12-30
中文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度精神疾病,具有很大的致残性。研究病人的认知特点不仅有利于增加我们对疾病的了解,而且对于开展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语义加工缺损是病人的核心认知缺损之一,然而缺损机制尚不明了。基于前人的研究和我们的相关工作,我们提出精神分裂症语义加工缺损可能是因工作记忆的缺损所致。相对于行为学指标而言,ERP能更精准地靶向语义加工过程。为此,我们设计了四个ERP研究来探讨工作记忆对于语义加工过程的影响。基于语义加工二阶段理论模型,研究一主要探讨中文母语精神分裂症患者语义加工过程的缺损的特点。结合实验室实验法和相关法研究二主要探讨增加工作记忆负荷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语义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三考察增加工作记忆负荷对于大样本健康个体语义加工过程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受分裂型人格特质的调控。研究四考察语义启动效应的稳定性,以及这种稳定性是否对分裂型人格特质敏感。
英文摘要Schizophrenia is one of the most incapacitating mental disorders. Although this disorder has been existing for long time, its exact causes are mainly unkown to u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illness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cognitive deficits. Semantic processing deficit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a cor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unclear. Based on the findings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cluding ours, we suggested a dysfunctional working memory contributed to the semantic deficit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our studies were designed to test this hyposthes. The first study focused on whether Chines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had similar semantic deficits with patients in alphabetic languag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wo-stage semantic processing. Considering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and alphabetic languages, it is valuable to do so. In the second study,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performed a semantic priming task under two working memory loads separately. In the third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increasing working memory load would decrease semantic priming effects in large-sample healthy controls. In the last study, we examined whether semantic priming effects were stable for healthy population, and w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语义 N400 启动 抑制
项目经费20
URL查看原文
结题摘要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异常的言语模式,语义加工过程的缺损可能与此相关。本项目的研究主题即为精神分裂症谱系的语义加工特点。语义加工可被分为语义启动和语义抑制。语义启动又被细分为自动化和控制性的两种过程。从现有理论出发,本项目设计了一个内隐的语义启动实验和一个外显的语义启动实验来分别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动化的和控制性的语义启动过程。数据显示,患者控制性的语义启动较健康对照组慢,且正确率低。脑电数据提示患者N400比健康对照走向更负,尤其是对于语义相关目标词。结合行为和脑电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语义启动能力存在缺损。语义抑制能力通常使用Hayling补句测验来考察。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本项目使用元分析方法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义抑制功能。通过计算效应值,发现在Hayling补句测验的所有指标上患者都要比健康对照差。这个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语义抑制能力的也有所下降。精神分裂症越来越被看成一个谱系。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表现出许多和患者相似的人格特征,因而属于高危群体。本项目发现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的个体也出现了语义加工的异常,但是这种异常与患者所表现出的异常模式有所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N400效应的减弱,而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在该指标上则表现为增强。据此推测,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的个体可能在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完成语义加工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在分裂型人格特质量表上的得分可能会波动。然而,如果个体在第一次测量的过程中符合了分裂型人格特质的操作性定义,那么即便该被试在第二次量表测量的中分数显著降低,不再符合分裂型人格特质的操作性定义, 在面临语义启动任务的时依然会表现出启动能力的缺损。各种认知功能之间会相互影响。考察工作记忆对语义启动的影响也是本项目的一个目标。为此,本项目开发出一个语义启动的双任务范式。在大学生被试中施测,结果发现工作记忆的负荷确实会影响语义启动效应的量。这种影响可以从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中同时观察到。考察语义加工的稳定性也是本研究的一个目的。目前数据记录工作已经完成。目前,项目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共产生了5篇SCI论文,其中三篇的第一作者为主持人。此外,该项目目前正在培养一个研究生。该项目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学术上。目前有相关科普文章发表在光明网、中国新闻网和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上,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文献类型项目
条目标识符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0243
专题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葵.精神分裂症语义加工缺损机制的ERP研究:工作记忆的可能影响.201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葵]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葵]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葵]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