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 OpenIR  >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人格、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个体与团队层面的研究
项目编号70801060
周明洁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
2008-12-31
结束日期2011-12-30
中文摘要本研究利用IPO模型,将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之一- - 人格,以及缺少知识分享可能会产生的结果- - 职业倦怠与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将个体层面与团队层面同时纳入到研究的范畴,并且最终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研究两个层面的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上来看,由I到P再到O,能够比较完整的揭示知识分享行为的前因后果;从研究的流程来看,先研究3个变量在个体层面上的互动,然后研究3个变量在团队层面的互动,进而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从个体与团队两个层面,进一步的揭示个体特征与组织特征的互动。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打破以往的研究将知识分享看作是某一个行动者的属性数据的传统,将"知识分享"还原为关系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的方法研究个体与团队的知识分享特征。研究结果将既可以回答什么样的人是组织所需要的人,什么组织是健康的等问题,更可以回答组织和人的匹配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人格,知识分享,职业倦怠,社会网络分析
项目经费16
URL查看原文
结题摘要知识分享在整个知识管理活动了扮演了相当基础而重要的角色,在知识的传播和分享的过程中,知识的价值会大大的提升。本项目利用IPO模型,对人格(I)、知识分享(P)、职业倦怠(O)的关系进行研究。本项目利用多组样本,从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双向关系层面、以及个体与团队整合的层面对个体的人格、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以及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从个体层面来看,个体人格与知识分享均对其职业倦怠产生影响,同时知识分享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2)从团队层面来看,团队整体的人格特征能够显著的预测团队的职业倦怠状况,团队知识分享的密度与团队整体的成就感低落状况具有负向预测的趋势,但并未发现中介作用。(3)从双向关系层面来看,团队内部成员两两之间的知识分享行为既遵从人格的相似性原则,又遵从互补性原则,进一步的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揭示出更为复杂的人格匹配与知识分享的关系;(4)从个体与团队整合的视角出发,研究首次发现了存在于此三个变量之间的多层调节模型与多层中介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回答什么样的人格特征的人是组织所需要的人,怎样的组织是健康的,以及组织和人如何进行匹配等重要的问题。
文献类型项目
条目标识符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0252
专题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明洁.人格、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个体与团队层面的研究.200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明洁]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明洁]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明洁]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