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 OpenIR  >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心理应激后皮质醇反应性的双生子研究
项目编号31170993
李新影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
2011-12-31
结束日期2015-12-30
中文摘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心理应激反应的关键生理机制之一,其功能失调与多种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有关。探明HPA轴反应性的遗传力、以及其遗传基础是否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形成贡献将促进人们对心理障碍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本项目拟通过1种真实应激情境(考试)和2种实验室应激任务(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和冲突讨论范式)诱发青少年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唾液皮质醇水平做为反映HPA轴活动的指标,利用双生子这一天然的实验设计,分析皮质醇基础水平和皮质醇反应性的遗传力,同时考察皮质醇反应性的遗传基础是否对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产生贡献。还将分析性别差异,考察皮质醇反应性在遗传力上的性别差异是否与抑郁、焦虑的性别差异有关。预期结果将对未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在分析遗传影响的同时,还将获得对皮质醇反应性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的估计,这将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和家庭教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应激 抑郁 焦虑 双生子研究 BDNF
项目经费50
URL查看原文
结题摘要背景:应激的不良后果之一是引发情绪障碍,其中抑郁和焦虑是发生率较高的两种。本研究结合了双生子设计、分子遗传学实验手段和功能性脑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对这两种障碍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内容:1. 利用双生子设计计算抑郁、焦虑和应激反应性的遗传度;2. 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位点与应激性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3. 冗思和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的遗传相关性;4. BDNF val66met基因型与fMRI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关系。关键结果:1. 遗传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贡献率为50%,共享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贡献率为5%,非贡献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贡献率为45%。应激反应性也是可遗传的,其遗传度为:39%;在抑郁的遗传基础中,有64.7%是与应激反应性共有的。2. BDNF val66met多态性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在暴露于应激性生活事件后反应不同。相对于met/met纯合子个体,具有val等位基因的个体暴露于高水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后,容易发生抑郁。然而,在没有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水平极低的情况下,val等为基因携带者又是受保护的。3. 冗思的遗传度为24%,冗思与抑郁症状的遗传相关度达到0.99;功能失调性态度的遗传度为31%。科学意义:遗传-环境交互作用是精神病理学领域内备受认可的理论,但长久以来缺乏适宜的方法加以证明。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的普及使心理学家们有机会直接从基因层面验证遗传-环境交互作用。近年来,西方涌现出大量这类研究。然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遗传和环境双方面有诸多差异,进行本土化研究十分必要。本项目的成果为未来在我国人群中开展基因研究指明了方向。
文献类型项目
条目标识符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0330
专题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新影.心理应激后皮质醇反应性的双生子研究.20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新影]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新影]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新影]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