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CAS
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 |
其他题名 | Examining societal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Research design and analytic techniques |
蔡华俭1,2![]() ![]() | |
第一作者 | 蔡华俭 |
通讯作者邮箱 | caihj@psych.ac.cn |
心理所单位排序 | 1 |
摘要 |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年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 |
其他摘要 | In recent years, impacts of social change on huma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have become a cutting-edge research area in psychology. This research often implicates three effects: time or period effect, cohort or generation effect, and age or maturation effect, among which the former two are related to societal change, whereas the last one usually constitutes a confounder. In examining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as well as their sources, widely used research designs include cross-temporal comparison, cross-generational comparison, and cross-regional comparison (or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and widely used statistic methods include traditional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and modern time series analyses (e.g., cross-lagged correlation analysi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Since each design has specific pros and cons, researchers need to choose suitable design in terms of research question and data availability. If possible,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o pursue convergent evidence by conducting multiple studies with multiple research designs. |
关键词 | 社会变迁 文化变迁 时间序列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年龄效应 时间效应 年代效应 |
2022 | |
语种 | 中文 |
DOI | 10.3724/SP.J.1042.2023.00159 |
发表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
ISSN | 1671-3710 |
卷号 | 31期号:1页码:159–172 |
期刊论文类型 | 综述 |
收录类别 | CSCD |
项目简介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与心理变化”(17ZDA324);“文化变迁与社会适应:行为和影像学的研究”(E2CX3935CX)资助 |
CSCD记录号 | CSCD:7392780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4418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
通讯作者 | 蔡华俭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通讯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蔡华俭,张明杨,包寒吴霜,等. 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22,31(1):159–172. |
APA | 蔡华俭.,张明杨.,包寒吴霜.,朱慧珺.,杨紫嫣.,...&王梓西.(2022).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心理科学进展,31(1),159–172. |
MLA | 蔡华俭,et al."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心理科学进展 31.1(2022):159–17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647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华俭]的文章 |
[张明杨]的文章 |
[包寒吴霜]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华俭]的文章 |
[张明杨]的文章 |
[包寒吴霜]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华俭]的文章 |
[张明杨]的文章 |
[包寒吴霜]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