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分析 | |
朱天1,2,3; 王茹4; 边丽华1,2; 李文静1,2; 李洁1,2; 陈两绵4; 王智民4; 高慧敏4; 郭建友1,2![]() | |
第一作者 | 朱天 |
心理所单位排序 | 1 |
摘要 | 目的:探讨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利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考察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G_(1)/S特异性周期蛋白D_(1)(Cyclin D_(1))、Wnt1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小鼠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旷场运动速度和旷场中间区运动距离,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均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苦参子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小鼠旷场实验旷场运动速度增加(P<0.05),高剂量组小鼠旷场中间区运动距离增加(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子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海马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子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
关键词 | 苦参子提取物 氧化苦参碱 二肽 脂多糖(LPS) 抗抑郁作用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
2023 | |
语种 | 中文 |
DOI | 10.13422/j.cnki.syfjx.20231447 |
发表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
ISSN | 1005-9903 |
页码 | 7 |
期刊论文类型 | 实证研究 |
收录类别 | CSCD |
项目简介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2017YFC170190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自主部署课题(E2CX4115CX) |
CSCD记录号 | CSCD:7605199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5966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3.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天,王茹,边丽华,等. 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7. |
APA | 朱天.,王茹.,边丽华.,李文静.,李洁.,...&郭建友.(2023).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7. |
MLA | 朱天,et al."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苦参子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分析.pdf(1415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朱天]的文章 |
[王茹]的文章 |
[边丽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朱天]的文章 |
[王茹]的文章 |
[边丽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朱天]的文章 |
[王茹]的文章 |
[边丽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