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 OpenIR  >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汉语合成词的加工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31100815
杜英春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
2011-12-31
结束日期2014-12-30
中文摘要关于汉语合成词的研究,基本证明合成词加工过程中涉及语素意义及整词意义的加工,然而对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迄今仍然所知甚少。本项目将采用行为学实验,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直接考察合成词加工过程中,各层次表征信息的动态激活过程,并考察词汇加工过程中涉及的脑区激活分布模式。本项目将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在正字法加工阶段是否同时存在着整词表征和词素表征,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什么?(2)在语音加工阶段是否存在整词表征和词素表征及这两者的相互关系。(3)合成词的语义表征结构是怎样的,词汇语义整合是如何完成的?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本项目将可以揭示合成词加工的表征信息结构及其神经机制。
关键词词汇识别 N200重复效应 视觉记忆 刺激间隔 ERP
项目经费22
URL查看原文
结题摘要本项目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着重考察词汇识别中的N200重复效应。其具体功能意义是什么,是否是汉语词汇加工中所独有的现象,以及此N200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从而通过对这一电生理成分及其功能的理解,进一步了解词汇的加工机制。 本项目包括七个研究。研究一发现整词重复与词素重复都可以诱发N200效应,但词素重复条件下的N200潜伏期延长,说明基于整词的加工通路及基于词素的加工通路都是存在的,并且基于整词的加工在时间进程上具有一定优势。研究二进一步证明N200效应仅受重复启动影响,语义启动或语义任务都对这一成分没有影响。研究三以汉字为实验材料,发现汉字刺激可以诱发N200重复效应,N200效应受刺激呈现时间及刺激间隔影响。此外,当启动字与目标字非常相似时,也可以诱发N200效应。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测,字词诱发的N200重复效应与面孔N250r效应是一致的,均反映了视觉记忆中对相应刺激的识别。研究四提高了重复刺激的发生概率,同时操纵了启动-目标刺激间隔,考察概率及刺激间隔对N200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重复刺激概率的提升,并没有影响N200效应。并且刺激间隔最小与最大条件下的N200效应相当。研究五调节了词汇的笔画数目,从而改变视觉复杂程度,考察视觉复杂度对N200的影响。结果发现,低复杂条件下没有引起N200重复效应,而中度复杂及高度复杂条件下,均引起了N200效应。此外,只有中度复杂条件下,引起了经典的N400效应。实验结果证实了视觉信息的复杂程度对N200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说明N200与视觉记忆有关。研究六考察了汉语母语者的英文单词认知机制,发现了类似于汉语字词的N200重复效应。但未发现典型的N400启动效应。研究七采用掩蔽启动范式,考察具有不同视觉复杂度的汉语词汇加工是否存在差异。在P150成分上表现出经典的重复启动效应,即重复条件相比于控制条件,波幅减小。而不同视觉复杂度之间,波形没有差异。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以下推论:N200重复效应反映了基于视觉记忆的词汇识别,并且对词汇的这种视觉识别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不易受到实验任务的影响。词汇的基于视觉记忆的识别,在某些情况下与语义水平上的识别是可以分离开的。
文献类型项目
条目标识符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0285
专题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杜英春.汉语合成词的加工机制研究.20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杜英春]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杜英春]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杜英春]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