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结构对音乐紧张感的影响 | |
车新春 | |
2020-09 | |
摘要 | 音乐诱发的紧张感在音乐结构分析与音乐聆听中处于重要地位。紧张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以一种层级的嵌套模式,呈现出听众连续性的聆听体验。观察与审视听众体验的紧张感是音乐理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选取自然音乐作品,对大尺度的调性结构如何影响音乐紧张感做出了初步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研究。 第一部分为音乐学分析,本研究选取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作品分析与紧张感计算模型两种方法,探讨两首乐曲在调性结构上对紧张感的影响,并从音乐学分析角度探寻原因。研究发现贝多芬作品的紧张感要强于莫扎特,尤其是在调性发展存在巨大变化的展开部中,两首作品紧张感的差异更为明显。文章从结构对称程度、转调距离、和弦协和程度、结构终止式的完满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导致贝多芬作品诱发更强紧张感的原因进行探讨。 第二部分为实验,本实验选取与第一部分同样的音乐材料,运用紧张感计算模型与行为实验两种方法,探讨奏鸣曲式中的调性结构对紧张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奏鸣曲中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部分的紧张感变化具有差异,展开部的紧张感高于呈示部与再现部,再现部的紧张感高于呈示部,这源于转调距离与转调频率的差异。 |
学位类型 | 博士 |
语种 | 中文 |
学位名称 | 基础心理学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学位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704 |
专题 |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车新春. 调性结构对音乐紧张感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车新春-博士后出站报告.pdf(2152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车新春]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车新春]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车新春]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