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激励和事后激励对合作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 |
其他题名 | The Influence of Prepaid Incentive and Promised Incentive on Cooperation and it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
王妍 | |
2016-10 | |
摘要 |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组织中的合作行为可以使组织更高效地达成目标。因此,对于组织成员合作行为的研究对组织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如何对合作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通过对互惠的应用,采取向对方提供利益的方式来激发合作十分普遍,根据提供利益的时间点的不同,激励方式可以分为事前激励和事后激励。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两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探讨了在组织情景下,事前激励和事后激励对合作决策的影响,并对两种激励起作用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讨论,还揭示了感激和利益的知觉在其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感激和亏欠感在促进合作上的差异,最后检验了关系自我对合作是否会产生影响。 本研究采用了情景法,通过情境设计对自变量水平进行控制,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实验处理,即只完成一份情景问卷。在预实验一中,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初步检验,并检验子清景设计的合理性。在预实验二中,为了确保情景的效度,设计了多个情景,并通过小范围测试对情景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正式实验,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1)事后激励策略对合作激发的效果大于事前激励策略,人们在事后激励策略下更可能合作。 (2)对获益的判断是激励的时间点影响合作决策的中介,在事后激励策略下,人们认为对方的激励所带来的利益越大,越会愿意与对方合作。 (3)感激是激励的时间点影响合作决策的中介,在事前激励策略下,人们感受到感激之情越强,越愿意与对方合作。 (4)关系自我与激励时间点对合作决策的交互作用不成立,但在事后激励下,关系自我倾向高的人由于更注重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一与利益,因而更容易合作。 |
关键词 | 合作 事前激励 事后激励 |
学位类型 | 硕士 |
语种 | 中文 |
学位名称 | 理学硕士 |
学位专业 | 应用心理学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学位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ir.psych.ac.cn/handle/311026/29057 |
专题 | 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妍. 事前激励和事后激励对合作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王妍-硕士学位论文.pdf(5718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妍]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妍]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妍]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