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真爱留给孩子 | |
王葵![]() | |
第一作者 | 王葵 |
心理所单位排序 | 1 |
摘要 | 父亲、母亲和孩子,这个“三角”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完整家庭的象征.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荣格的观点,生活在同一个文化中的个体都共享着集体无意识,妈妈代表着哺育、柔和与温暖,是偏“软”的一方;而爸爸则代表着力量、勇气和规则,是偏“硬”的—方.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于父母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看法.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他强调母亲的角色更多是给予安全感,而父亲的角色则更多是把孩子从母亲身边带到外部世界中的渡船人. 有趣的是,这样的原型几乎存在于所有文化中.这种普遍性提示,“软硬兼顾”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让孩子既能获得安全感,又能勇敢地去探索这个世界.而缺少爱的孩子,尤其是童年期没能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会长时间受到不安全感的侵蚀,不那么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当然,这种不安全感的缺乏也不必过分夸大,并不意味着终生不可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长是一生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愿意成长,勇敢探索,总是会有收获的. |
2020 | |
语种 | 中文 |
发表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
期号 | 12页码:30-31 |
期刊论文类型 | 其他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s://ir.psych.ac.cn/handle/311026/38789 |
专题 |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葵. 请把真爱留给孩子[J]. 心理与健康,2020(12):30-31. |
APA | 王葵.(2020).请把真爱留给孩子.心理与健康(12),30-31. |
MLA | 王葵."请把真爱留给孩子".心理与健康 .12(2020):30-3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请把真爱留给 孩子.pdf(633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葵]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葵]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葵]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